电解质溶液热力学模型概述
当一定量的无机盐或离子型液体溶解到水或其他溶剂(如乙醇、苯等有机溶剂)中时,其可解离为阴离子和阳离子,从而形成电解质溶液,此时阴阳离子、离子对及溶剂分子共存。电解质溶液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业生产中比比皆是。如人们日常所消耗的钠盐,如将其溶解于水中,则可形成钠盐水溶液;工业上氨、纯碱以及盐酸等生产中,无不涉及到电解质溶液。
根据溶质解离程度的不同,通常可将电解质溶液分为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在强电解质溶液中,溶质仅以正负离子的形式存在,如在NaCl水溶液中,NaCl分子可完全解离从而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与水分子共存;而在弱电解质溶液中,溶质不仅以正负离子的形式存在,还有部分以分子的形式溶解在溶剂中,此时溶液中正负离子和溶质分子的数量由溶质解离平衡常数来确定,如一些弱酸(如H2CO3, HAc等)和弱碱(如Ca(OH)2, 氨水等)。 Robinson和Stoke将弱电解质溶液称为‘缔合’溶液,即正负或阴阳离子间以共价体的形式存在而维系体系的平衡;而相应的强电解质溶液则称为‘非缔合’溶液,即溶液中正负或阴阳离子独自存在。对于弱电解质,Bjerrum曾提出用‘离子对电解质’溶液来表征,认为在此溶液中正负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吸引而相互缔合。然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对强和弱电解质(或非缔合和缔合)溶液的分类原则上仅适用于常温常压下。实际上,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由于水介电常数的减小在水溶液中总是有离子对存在的,同时离子对的形成与溶质本身也有一定的关联,但这种关联随着离子电量的升高而减弱,Cummings等人曾借助分子动力学方法较为详细的研究了NaCl在近临界和超临界水溶液中正负离子的缔合机理。
由于电解质溶液自身的复杂性以及其在实际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在实验和理论方面的研究均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兴趣。目前文献已积累了较多常温常压下电解质溶液的热力学数据,但高温高压下的实验数据还较少。在理论方面较常规流体也具有更多的挑战性,如如何考虑溶质的电离、溶质离子和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极性以及离子间的缔合等。目前,用于电解质溶液研究的理论方法主要有经典电解质溶液热力学理论如Debye-Hückel理论、 Pitzer模型、积分方程方法及微扰理论等。随着统计缔合流体理论的提出和发展,近二十年来应用统计缔合流体理论(SAFT)描述电解质溶液热力学行为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电解质溶液热力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的详细介绍可参阅胡英院士专著以及李以圭和陆九芳教授的论著,也可参考国外相关电解质溶液理论方面的专著。
一 经典电解质溶液热力学理论及模型
自Arrhenius认为盐完全解离在对应的溶液中并提出第一个电解质溶液理论模型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工作之一应属于Debye和Hückel提出的理论,简称为D-H理论。在此理论中,认为溶质在溶剂中完全解离,溶质离子以点电荷的形式存在,而溶剂被看为具有一定介电常数的连续介质。在溶液中,离子间的静电作用通过求解线性Poisson-Boltzmann方程获得,且忽略离子极化。为有效描述离子溶液性质,还提出了离子强度及离子氛厚度等基本概念,此概念一直沿用至今。D-H理论可以精确的描述出单一溶质且浓度较小情况下电解质溶液热力学性质,如溶质的平均离子活度、溶剂渗透系数,但当浓度较大时(摩尔质量浓度m>0.001mol·kg-1),由于离子尺寸以及离子极化对溶液性质影响的增强,D-H理论则显得力不从心,但可以通过在D-H理论中引入离子尺寸等其他因素对体系热力学性质的影响从而拓展D-H理论的应用范围。对D-H理论最为典型的修正为在其溶质平均离子活度系数计算式中加入经验修正项,如Guggenheim和Turgeon在D-H理论中加入一线性修正项后,可将D-H理论拓展使用到0.1至1 mol·kg-1浓度范围。之后,Bromley认为在Guggenheim和Turgeon模型中的相互作用参数应与溶质的离子强度呈线性关系,对D-H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Bromley的模型可应用至6 mol·kg-1。在对D-H理论修改中,Meissner等提出对比活度系数的概念并发现此值和离子强度具有一定的普遍化关联,为方便计算还提出了一系列普遍化计算关系式,从而大大增强了D-H理论在实际电解质溶液中的应用能力。Pizter等人将离子处理为带电硬球,将D-H理论中的Boltzmnn方程展开为三项,并引入维里展开及纳入非静电相互作用,提出了著名的Pizter模型(也可称为D-H3理论)。Sadowski及其同事还将D-H理论与微扰理论相结合,对强弱电解质水溶液的应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离子水化理论
在D-H理论及相关修正模型中,溶剂均被看作具有一介电系数的连续性介质,溶质离子在其中可自由运动,此假设在溶质浓度较小时是合理。但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加,溶质离子和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从而导致了通过D-H理论获得的离子活度对实际离子活度系数产生了偏离。为解决此现象,Stokes和Robinson提出了离子水化理论,认为溶液中一部分溶剂分子通过一定的作用方式可与溶质离子相结合,形成溶剂化离子,而其他未与离子结合的溶剂分子则为自由分子,其模型如图1所示。当溶液很稀世,几乎所有的溶剂分子都是自由的(如DH理论),而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加,溶液中自由溶剂分子逐渐减少。经实际应用表明,对大多数1:1型电解质水溶液,可适用至5至6 mol·kg-1的浓度范围;对其他如2:1型电解质水溶液也可至1 mol·kg-1。研究表明,对于各种电解质水溶液,离子的碰撞直径都在0.35至0.62纳米间,且对于具有共同负离子的电解质,正离子的水化数(1mol离子结合的溶剂分子的量)随着离子尺寸的增加而减弱,即离子愈小,电场愈强,水化数愈大,与预期结果相同;但对于具有相同正离子的电解质,其负离子的水化数则随离子尺寸增大而增强,与预期结果相反。为了更好的描述高浓度下电解质溶液性质,Stokes和Robinson还进一步提出了逐级水化理论,认为离子可以和溶剂分子逐级形成水化族团,此水化强度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加而逐级减弱,因为当溶质浓度升高时,溶液中自由溶剂分子浓度减少了。如在逐级水化模型中引入四个可调参数,对LiCl水溶液,可将模型拓展至20 mol·kg-1。